深耕儿童视唱练耳教学10余年,如何让音乐真正成为孩子的终身伙伴?

2023-11-23 10:00:00

深耕儿童视唱练耳教学10余年,如何让音乐真正成为孩子的终身伙伴?

本期嘉宾:杨程澂

所属行业:艺术教育


客户介绍:老鲍对话标杆第355期,邀请了哆蒙视唱练耳创办人——杨程澂 。她是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专业硕士,哆蒙视唱练耳创办人,从事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研究10余年,出版《哆蒙儿童视唱练耳》分级课程系列教材。


本期聊天详解深耕儿童视唱练耳教学10余年,如何让音乐真正成为孩子的终身伙伴。欢迎一起走进这次特别的对话!


品牌故事



老鲍:老师给我们科普一下“视唱练耳”专业吧。


杨程澂:视唱练耳其实是音乐的基础学科,比如在音乐学院,无论是作曲、声乐或任何一门专业,甚至是音乐理论研究,都需要以视唱练耳能力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。


我们常说她是音乐人的必修课,在音乐学院,这门课程的学习贯穿附小、初高中、一直到大学,整个学制长达10年左右。


老鲍: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,自己是怎么踏上音乐之路的?


杨程澂:我应该从4岁开始就学小提琴了,学了4年小提琴,8岁开始学钢琴,一直到考大学本科,学的是钢琴,再到后来研究生读的是视唱练耳专业。


我经常和家长分享,音乐的学习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,无论是学视唱练耳,还是学习乐器,如果只是蜻蜓点水的玩个两三年,可能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感受,但几乎不可能形成素养。如果希望音乐中的一些核心素养在身上留下烙印,能真正转化为思维认知,甚至对将来的跨学科产生影响,那么,学习的时长就特别重要。


我认为,至少得有十年的坚持,否则很难真正沉淀下良好的音乐能力和素养,它的学习规律特别像学习语言,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日积月累,逐步稳定和升华。而许多孩子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都比较惋惜,我见过很多孩子,刚开始进入能力快速提升期时,就放弃了。


老鲍:您毕业后我看到是在人大附中当音乐老师,后来怎么去创业了?


杨程澂:我在人大附中待了五年,后面就去创业了。为什么会投身去给孩子们做视唱练耳教育?其实得益于我的研究生导师,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工作之余,给孩子们做视唱练耳的训练,以儿童音乐才能培养的视角在持续研究。


当时跟他读研时,他已经70多岁了,应该教了有20多年时间。有一次他去上课,我就在班上旁听,当时非常震惊,因为这些小朋友的听辨能力,对于钢琴上弹一个音、两个音、三个音、四个音等有非常准确的听辨力,包括音准等等能力都是非常好的。甚至说,以他们当时呈现出来的状态和程度,去大学本科考视唱练耳都是没问题的。我就问他这些小孩都是先天这么厉害的吗?他说都是培养起来的,然后给我分享了很多年来在儿童视唱练耳领域的感悟心得。


也是在他的鼓励下和引领下,一直在做这件事情。许多孩子最开始都非常普通,但他们这个阶段特别好的一点,就是听觉极其灵敏。


这也是我们给家长不断普及的点,趁着这个阶段听觉敏锐,如果我们能够对孩子的乐感能力进行科学设计的培养,其实能够在自身基础上提升到更高的水平。甚至我们可以去改变很多事情,比如五音不全的情况,这些都是因为抓住了年龄段,让他唱歌时有很好的感知力。


老鲍:“哆蒙”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吗?


杨程澂:其实初衷很简单,我们希望能够去给家长做一些音乐素养的培养,提供一些更进一步的认知,也就是“学音乐应该从听觉开始”。最开始我们的名字想用耳朵的“朵”,叫做“朵蒙”,直译就是音乐的启蒙,从耳朵开始。后来因为注册原因,干脆就取一个谐音,就叫“哆蒙”,这个“哆”也是音乐中“Do”的发音,跟音乐本身有关联。


老鲍:为什么有的人能听得出音调,而有的人不行?这中间的原理是什么?


杨程澂:其实问题的关键点,是要在头脑中形成音高的概念。打个比方,当我们把音乐当做一门全新语言看待,最开始肯定是对语音语调不熟悉,包括听辨速度、反应力等等都是跟不上的,甚至单词语音的概念都没有,不知道怎么读;所以小孩子从一出生到学语言,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规律,就叫沉默期。


在沉默期当中,需要从环境中大量地吸收语言感知,在这基础上到了1-2岁就能开口一些词汇,慢慢地张嘴模仿,随着年龄成长到了一定阶段后,就可以形成一些自我纠偏的能力,因为前期语言的音调,已经在脑海中形成非常牢固的记忆和印象,知道有没有说准。


所以许多家长都会有个误区,总觉得五音不全可能是天生的,但从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,孩子的音准能力是能够培养起来的,类似于学说话的路径,以大量吸收为基础。


为什么说学音乐从听觉开始,其实“视唱练耳”四个字,就是通过歌唱的方式锻炼孩子们的音乐听觉能力,从而把音高、节奏,以及乐谱上能够看到的各种各样的音符等等,帮助他在大脑中建立声音的概念。有了音高、节奏的概念后,随便弹一个音就能指认,能力就培养起来了。


作为基础学科,它会有一点“幕后英雄”的感觉。无论学任何乐器,耳朵对声音的敏感度,会直接关乎到练琴、歌唱甚至音乐鉴赏。另外如果听觉出了问题,唱歌跑调也是必然的。


课程教学


老鲍:咱们课程都有哪些特点,能不能分享一下?


杨程澂:这门课程对孩子来说,真正的价值在于乐感能力的系统培养,他不是理论的学习,我们需要在这个阶段,帮助孩子建立对于乐理背后的音乐感知力。


比如听到音乐里面八分音符的节奏,不仅是从乐理层面简单地知道,而是从体感上理解感知。就像英文在头脑中有一个概念和画面,当小朋友看到乐谱上的音符时,就能知道它的声音是怎样的,变成音乐时是怎样呈现的,这就是乐感。


老鲍:许多家长可能都会普遍听说过教钢琴或是小提琴,但对视唱练耳的认知还不太熟悉,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?


杨程澂:我也会去做一些学科普及。因为能够认知到学音乐从视唱练耳开始毕竟还是少数,更普遍的是一提到学音乐,可能就去学钢琴了。毕竟家长们看到身边学钢琴的还是大多数,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从学乐器开始。学钢琴本身并没有问题,只是要考虑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?学习的顺序是否科学?大部分家长肯定不是走专业路线,更多是希望通过钢琴这个载体,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、审美和良好的乐感,但是,这个目标通过学钢琴,是否能实现?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去思考的。


老鲍:视唱练耳会有类似钢琴这种考级制度吗?


杨程澂:有的,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级,以及音协的听力考,等等。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,许多来到哆蒙的家长,对于孩子的音乐学习诉求会有更高更长远的视角,他们往往不太会以考级或者证书为目标,而是希望孩子能接受更系统的视唱练耳学习,建立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。


老鲍:孩子们进来后能够持续去学习,是因为自己从中找到乐趣,还是家长让他去坚持?两者因素哪方面会多一些?


杨程澂:我认为是共同作用的。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直都是轻轻松松、快快乐乐,孩子们在不同的课程阶段,都会遇到相应的需要面对的困难。适当的困难,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掌握知识,也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意志力的培养。


所以我一直在做分级儿童视唱练耳课程的研究探索,确保课程内容是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特点,基于这种内容设计之下,着手教学手段的设计,包括研究孩子他的兴趣点在哪,他的认知点在哪,同样的知识点要怎么去讲。这些就是面对儿童的教学,不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手段,需要做得很细,不断地去研究和优化。


这是一个基础,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以科学的坡度一步步往上爬。另外,就是确保他在班级学习的环境氛围中有一个愉悦的过程。我们也会给家长做一些引导,比如一些问题可能是属于普遍性的问题,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们跨过一座座小山,等等,都是需要跟家长形成合力。


所以我认为教育本身,是要找到理念相投的家庭,基于理念的相合,才能在孩子们的学习发展上形成家校的合力,给孩子的音乐培养,尽我们所能提供最好的支持。


老鲍:你们是靠什么方式来做招生呢?有做什么招生动作吗?


杨程澂:基本上就是靠口碑,我们没有做太多的所谓营销的动作,在我看来,那些只是锦上添花,毕竟我们是做的教育,跟售卖产品还不太一样,因为在教育这件事上,大家做选择的过程是比较长的,而且会受到自身固有观念的一些影响。理念不同的人,你也很难去改变他。


对我们来说,与其把精力放在外部的招生宣传上,还不如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在课程的教学研究上,把这个事情做好了,才是做教育的根本。

30人内永久试用
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