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版社如何结合数字化,打造一流服饰文化课堂

2024-06-28 17:08:34

出版社如何结合数字化,打造一流服饰文化课堂

本期嘉宾:徐屹然

所属行业:艺术教育


客户介绍:老鲍对话标杆第421期,邀请了中国纺织出版社数字分社社长(华服志品牌负责人)——徐屹然老师


本期聊天围绕“出版社如何结合数字化,发展线上产品及私域运营?”主题展开我们精选了部分直播中的对话内容,欢迎你一起走进这次特别的对话,一起来享受吧!


节目主播:

小鹅通创始人CEO——老鲍


出版社介绍及数字化转型

老鲍:请徐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出版社和自己。


徐屹然我来自中国纺织出版社的数字分社,也是华服志品牌的负责人,我叫徐屹然。我们纺织出版社在1953年成立,至今已有70多年,是一家以纺织服装为专业出版特色的出版社。现在也随着市场的发展,扩展到一些大众的领域,比如说经济管理、心理类等等,一年大概出书的品种规模在1000种左右,在中国所有出版社中,我们是一家中等的科技类出版社。


老鲍:大家对出版社的印象就是出书,为什么会开始做线上?是迫于压力还是说要去突破?能不能讲讲你们的发展过程。


徐屹然:确实是迫于压力。在2013年左右,大家突然都在向数字化转型,出版社也意识到数字化的浪潮来了,不能再只局限于出版。无论是行业,还是出版局,都要求我们从外部、内部去做转型的一些探索。


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,我们开始【华服志】这个项目,现在已经是一个品牌。当时因为我们是纺织服装出版社,特色就是服装类,所以选了服饰文化领域,申报了一个项目,在做这个项目的同时,把它做了一个华服志,当时基本的定位是一个数据库,主要是为我们纺织服装院校提供知识服务。


在做华服志数据库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在服饰文化上,我们能做的事情特别多,所以,我们在小鹅通上做了面向C端的华服学苑。


老鲍:近几年有了AI ,应该对你们有所帮助吧?


徐屹然:我们现在可能更多地关注AI在出版业务中的应用,比如说AI辅助审校。在选题筛选中,我们也会把这些数据发给AI,让AI帮助我们做选题调研和分析,我们对于内容的审核,也因为有了AI后,大大提高了我们审校的效率。


但AI对于我们来说,只是能够起到一个辅助校对的作用。它校完后,我们一定要再去审,因为一定会有漏校或者是错校,人工得再去把关,但是我觉得这个技术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成熟,提高效率的同时能优化我们的人员结构。


老鲍:我们的店铺这几年取得哪些成绩?给我们分享一下~


徐屹然:这两年我们主要收获有两方面,第一是整个店铺体系的建设。我们把华服学苑这个产品线进行了体系化的搭建,为我们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,后续对我们再做课程策划以及品牌传播都比较有益。


第二是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用户。我们目前上线的产品并不多,但我们的课单价都比较高,但很开心的是,可能因为我们选择的这个领域确实比较专业,所以我们的付费用户一般黏性都比较高,跟我们的互动性也比较好,也会给我们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,有一种大家共同成长的感觉。


老鲍:在摸索过程中有哪些挑战?各行各业都会遇到阻力,我相信咱们出版社在做的过程中也会类似,给我们分享一下这段历程。


徐屹然:在做线上服务的过程中,我们遇到很多的困难,给我印象最深,我觉得我必须要跨过的,有三个问题:第一个难题是作者的选择。我们发现写书的作者不一定能做课,或是做线上的转型。另外他们也不太配合,可能他觉得做书对个人品牌,或是对个人背书的力量会更强,但是做课跟做书性质不太一样,所以他们不太感兴趣。


第二个难题是用户,华服学苑基本上是从零开始,无论是粉丝还是内容建设,我们最开始都是一片平地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想知道怎么样找到对服饰文化感兴趣的人群,所以就做了一年多公众号的积累。


第三个难题是,我们的编辑怎么才能把我们想要的课程产品,通过和作者的沟通,真正地策划、生产、制作出来,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,也做了很多的尝试,对人的选择和培养,花了很长的时间做积累。


课程策划

老鲍: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服饰课程:讲服饰的同时其实是在讲历史,为什么那个时候会穿成这样?或者历史发生什么变化,文化的融合会体现出什么样的人文精神?


徐屹然:有的,这就是我们课程的和其他的课程,在定位上不一样的地方,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兼具了文化和技艺两部分,每一个款型或每一个服饰的样式,我们在教给大家之前都要先了解它背后的文化是怎样的?还有为什么说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,或文化自信?因为服饰这个载体,它背后蕴含的东西非常多,比如说吉祥的纹样、色彩文化,还有整个历史相关的变迁。


所以我们在课程中,首先要先讲文化的部分,讲完后才告诉大家怎么去量体,怎么去选布料,怎么做裁剪、缝合,做后期的工艺,最后到你穿在身上是一气呵成的全部过程。


老鲍:出版图书和制作课程上,有什么经验是互通的吗?书籍和课程有什么样的关联?


徐屹然:做书和做课,本质上都是做内容,生产流程上是一样的,需要做前期的选题策划,需要去了解用户的需求,做市场的调研,和作者去沟通,达成商业的谈判和合作,签订合同,再去做生产和制作,最后宣传推广。


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,做课程会比做书更复杂,对编辑的要求会更高。因为不仅要去做选题策划,在整个做课的环节中,你都要很清楚地知道每一个环节,全盘地去把控好,综合能力比做图书编辑的要求会更高。


私域运营

老鲍:你觉得出版社在做用户服务最大的挑战和难点在哪里?


徐屹然:做用户服务最大的难点和挑战对我们来讲,我觉得是对编辑人员或产品经理的要求,需要他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,必须从头至尾都知道产品的特点在哪里,营销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点,还要能够去客群答疑,不能答错,答错就是不专业。这是一个对我们小编来说很大的挑战。


另外一方面,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形式,一个产品会配1-3个小编去跟进整个项目,项目制运营的方式,从选题策划开始,小组三人就是以集体的角色进入这个项目,3个人对项目的整体内容、流程、时间节点、课程特色、营销方案等都要了解和掌握,3人都能在客群里随时更新,做答疑服务。


老鲍:关于出版社的私域运营,你们有哪些成熟的经验可以分享?


徐屹然:我们不敢说成熟,大家其实都是在去做探索,对我来讲,我们值得分享的可能有这几方面。


第一是我们没有花钱去做更多的外部流量,基本上全是靠我们自己的内容和服务,通过在线讲座的形式,分享华服领域的知识,免费供用户收听,有点类似于对话的节目,坚持做了三年多。


第二个是我们实打实的服务,每一门课我们都会为用户建立一个客群,在群里我们随时对用户的问题进行答疑,他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去交流,相当于是课程的专属服务群。这是线上课程最有必要去做的一件事情,产品销售仅仅是一个开始,后续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。比如线下活动如结业分享,比如给一些想做设计师的学员介绍商业机会等。这些也是保持用户粘性比较好的方式。


未来规划

老鲍:你们前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,那对于未来,你们有没有其他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?


徐屹然:未来希望我们华服志品牌能够被更多的人看见,被更多的人知道。在产品设计上,除了我们的课程之外,可能会做更多与文旅、研学的结合,文创产品的尝试,我们希望把服饰传统文化做更多的拓展和融合,在这个方向上做更多的探索和尝试。

30人内永久试用
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