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体制内离职下海二次创业
从健康管理到知识付费探索
她如何用「终身陪伴」的理念赋能用户
又如何通过小鹅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运营
在小鹅通本地社群的成长历程中,
涌现出众多躬身入局的实践者。
本期我们对话——西安社群林立静教练
让我们共同聆听这位「健康守门员」的创业哲学
Q.首先欢迎林立静教练参加我们这一次的优秀教练专访,请您先介绍一下自己和所在的公司吧。
A.大家好,我是福慧生态的创办人林立静,也是市场运营负责人,我们不是传统培训机构,而是打造去中心化的健康管理平台,通过“共学、共建、共享”模式赋能用户。
三大研习矩阵:
福慧读书研习社:升级认知系统;
福慧健康研习社:重塑身体能量;
福慧思维研习社:激活决策心智。
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一流的人生自服系统,让健康更简单,让幸福更容易,致力于共创智慧型健康家庭,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位合格的“健康守门员”。
健康是一辈子的事,不是一阵子的事。只要人类存在,健康和美丽的需求就永远存在。
Q.有了解到您之前是在体制内做财务工作的,想问您从体制内转型创业的契机是什么?过程中有哪些挑战?
A.在体制内做了15年财务,每天对着报表,人越坐越虚。我自己从小体弱多病,30多年跑医院喝中药,后来接触“清调补”才把身体调理过来。那时我也关注健康行业,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,开始了自己的创业。
刚开始创业还是很难的,从办公室走向市场,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我完全是市场小白,合作伙伴笑我是“桃花岛来的”,第一次创业过程中,我完成了个人的修炼成长。
在二次创业时能达到现在的千人公司规模,真不是我多厉害,是“长期主义”救了我,选对方向就扎根下去,像种树一样——前期长得慢,但根扎稳了,后面自然枝繁叶茂。现在有了一群价值观一致的伙伴,创业反而越走越轻松和幸福。
Q.除了自身的行业经历外,想问一下您和小鹅通的缘分是如何开始的?
A.以前我们专注线下服务,后来想把健康管理搬到线上,2022年底认真考察了一圈,发现小鹅通功能最对口,我们想要的它基本都有。
我们合作方是大健康领域的头部——完美集团,看重品牌对品牌,小鹅通的品牌背书让人放心;特别是看了《老鲍对话标杆客户》的直播,对创始人老鲍的价值主张的文化底色很认同,趁着双十一优惠,我们就下单跟小鹅通正式结缘了。
小鹅通服务我们也比较认可,售后服务群有十几个老师服务我们,前期我们搭建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,有时凌晨一两点都有管家服务我们,后面也顺利上手了。
我们很看重平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,毕竟我们向用户承诺终身健康陪伴,小鹅通让我有安全感。
Q.那可以请林教练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布局自己的线上产品的。
A.我们现在主要做线上训练营产品,这个也是跟小鹅通学的,我们购买小鹅通参加了“7天训练营”培训,了解到不少线上训练营的玩法。
2023年我们推出首款结合数字化健康管理的【减脂塑形陪伴营】,随后2024年上线了第二个产品【书香福慧读书营】,并计划每年推出1-2款新产品,产品贵精不贵多。
我们的课程收费能覆盖小鹅通年费就行,真正的价值在于“私人定制方案”,同时学员连续参加3期后还可以成为终身会员,我们希望给予的是长期的健康陪伴,在小鹅通平台成就一个身心健康,思维系统,彼此滋养,相互成就的健康场域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和用户是同学关系,用户一旦理解健康的本质,会产生自发黏性,与其说是在卖课程,卖产品,实际上我们是卖理念。
当一个人真正明白健康很重要,学会自己管,他会成为家庭“健康守门员”,进而影响整个家族,这种辐射效应比广告更有效。前期市场推进慢,是因为我们在筛选真正认同理念的用户,一旦基础用户沉淀,裂变会自动发生。
我们希望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,实实在在改变,很多学员也成为了我们的终身会员。
Q.林教练为什么会选择加入小鹅通本地社群呢?
A.我刚接触小鹅通就关注到有本地社群,那时看到北京,杭州都有社群,西安的还没有成立,我直接找管家喊话:“建西安群必须拉我!”。
社群刚成立,我就报名了线上分享和活动委员,协助第一期线下聚会落地,并且很荣幸是在我们公司场地落地的。
我很认可本地社群的意义,如果西安社群能运营起来,大家一起交流和相互赋能,交流行业热点、小鹅通玩法,都会很有帮助。
像年前我们邀请了吴智银老师分享的【AI 数字人线上获客】主题,我也能跟着学习到更多与时俱进的工具,能跟年轻人玩到一起,思维能更打开些。
同时大家能结识很多的朋友,广结良缘,链接资源,我觉得这是一个共赢的过程,大家借助这个平台共生共赢,相互赋能。
Q.最后想问林教练对本地社群的规划有什么想法和建议?
A.社群想持续发展,需要培育稳定的核心运营班子,并且可持续吸纳优秀会员加入,可以按成员的时间轮值分工,提前规划每月的活动主题,不断总结复盘,优化活动,相当于一个本地商会来运营。
同时,用户思维也很重要。我们要关注会员的真实需求和关注点,有针对性组织主题活动,线下活动是很有温度的,不只是让大家来听课学习,而是让大家有参与感和输出。
例如前半场可以交流学习,后半场满足大家的商务社交,最后可以留一些时间做共创,引导大家共创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活动主题,这样下次活动大家还会再来。只要让每个人被看见、被尊重、被需要、被激发,找到每个人的生态位,才能激发长期价值。”“500人的群若只有索取没有生态位,不如精简到50个共建者。对于愿意参与社群活动的伙伴,我们要给他们找到一个精准的生态位,让他在这里有价值体现,有输出他就愿意继续参与进来,同时也可以给予一些物料和精神的双重奖励,让他们感受到被看见,被需要,被肯定,例如训练营名额赠送,颁发“风雨无阻奖”等荣誉证书,强化参与感。
让大家多次参与的过程中,我们才有机会挖掘出他的生态点,挖掘他的生态位,让口才好的主持,让技术咖分享工具,让懂运营的分享干货,让每个人都有发光的位置。
林立静教练在体制内工作十余年之后,选择转身自主创业,抓住大健康管理的时代洪流,完成了自己的二次蜕变,也给我们和社群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分享。